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  2012 

大学生故意自伤行为与自杀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Keywords: 自伤,自杀,大学生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目的 了解大学生故意自伤行为和自杀行为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 方法 方法整群选取某医科大学4063名一、二年级在校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检验比较不同性别大学生故意自伤行为、自杀行为检出率差异,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多种研究变量对故意自伤行为一自杀行为的影响。 结果 4063名大学生最近1年故意自伤行为检出率为13。4%,其中单次自伤检出率为3。7%,多次检出率为9。6%,男生高于女生;最近1年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未遂和自杀行为的检出率分别为4。 5%、1。4%、O6%和4。 9%,性别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以有自伤无自杀组为参考,有自伤有自杀组表现为积极应对程度低(OR=O。5,95%CI:0。3~O。8)、伙伴个数相对较少(3,5个vs。≤2个:OR=O。6。95%C1:0。3—0。9;>/6个%。≤2个:OR=O。4,95%CI:0。2。O。8);消极应对(OR-----2。 1,95%6'/:1。2~3。7)、抑郁症状(OR=2。 9,95%C/:1。6—5。 2)、焦虑症状(OR=2。 2,95%C/:l。2—3。8)、睡眠问题(OR----1。7,95%Cl:1。1—2。 8)、自评体型偏胖(偏胖m。正常:OR=2。 0,95%CI:1。1—3。6)较为常见。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大学生故意自伤行为者中自杀行为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OR=4。 7,95%CI:3。5—6。4),而抑郁、应对方式、自评体型等社会心理因素会减弱两者的关联程度(OR=3|3,95%a:2。 4—4。 5)。自杀行为发生的风险随自伤次数的增加而增加(OR-----3。1—10。0),社会心理因素也会减弱两者的关联(OR=2。 4—5。 9)。 结论 自伤行为虽然不是个体自杀行为发生的信号,但有必要在自伤者中开展自杀行为发生可能性的评估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