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  2013 

上海市1962-2011年霍乱弧菌表型特征及分子分型研究

Keywords: 霍乱弧菌|表型|分子分型|脉冲场凝胶电泳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目的 分析1962-2011年上海市霍乱弧菌的表型及分子分型特征.方法 采用WHO推荐的改良K-B纸片法,对222株霍乱弧菌进行11种抗菌药物(头孢曲松、强力霉素、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丁胺卡那霉素、四环素、氯霉素、萘啶酸、氨苄西林、庆大霉素)敏感试验.以PCR检测霍乱毒素基因(ctxA)、小带联结毒素基因(zot)、辅助霍乱肠毒素基因(ace)、溶血素基因(hlyA)、毒素协调菌毛基因(tcpA)、外膜蛋白基因(ompU)和调控蛋白基因(toxR).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方法对菌株进行分子分型,用BioNumerics软件分析电泳图谱.结果 222株霍乱弧菌经药物敏感试验分析显示,1962-1996年的菌株对多种药物敏感,2005-2011年的菌株对多种药物耐药.O139群耐药率明显高于O1群,O139群产毒株的耐药率比非产毒株高.毒力基因分析显示,1962-1996年霍乱患者来源菌株多为O1群产毒株,2005-2011年患者来源菌株多为O139群产毒株,水体来源菌株未检出ctxA基因,O1群水产来源菌株以hlyA+ toxR+ ompU+为主,占25.6%(11/43),O139群水产来源菌株以hlyA+ toxR+ompU+ctxA +ace +zot+ tcpA+为主,占76.1%(16/21).PFGE分析将222株菌分为121个PFGE型,O139群分为3个聚类,O1群分为5个聚类.结论 上海市霍乱弧菌随着时间推移表型及分子特征均发生了很大变化,耐药情况加重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