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7
成长经历对南京男大学生自我认同为非异性性取向的影响Abstract: 目的 分析成长经历对在校男大学生自我认同为非异性性取向的影响。 方法 于2015年10—11月,在南京市两所防艾试点高校内进行整群随机抽样,抽取了14个学院/系中96个班级内的所有男性学生,共2 535名。采用结构性问卷对其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情况、成长经历及金赛量表(该表用来判定调查对象自我性取向认同)3个部分。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 500份,收回有效问卷2 332份,有效率为93.3%。采用χ 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调查对象自我认同为非异性恋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调查对象自我认同为非异性恋的因素。 结果 2 332名调查对象中,自我认同为非异性恋的比例为6.2%(144名);其中大一、大二、大三和大四学生自我认同为非异性恋的比例分别为5.2%(63/1216)、6.9%(65/941)、11.7%(13/111)和4.7%(3/64)(χ 2=9.06, P= 0.029)。与小时父母关系非常好者相比,小时父母关系不好和一般的调查对象自我认同为非异性恋的 OR (95 %CI )值分别为3.3(1.7~6.5)和1.7(1.0~2.9);与未遭遇过性侵犯经历者相比,有过该经历的调查对象自我认同为非异性恋的 OR (95 %CI )值为5.9(3.2~10.9)。 结论 南京市在校大学生自我认同为非异性恋的比例较高,小时父母关系不好及遭遇过性侵犯的学生性取向发展需要加以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