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5
中国东部三省份农村成年人乙型肝炎歧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Keywords: 成年人,农村人口,肝炎,乙型,横断面研究,偏见 Abstract: 目的 分析中国东部3个省份农村地区成年人乙型肝炎歧视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于2011–2012年采用概率比例规模(PPS)抽样方法,选取北京市、河北省、山东省的7个县22个村18岁以上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共9 269名。采用自行设计的结构式调查问卷对其社会人口学特征、对乙型肝炎患者及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的态度、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史进行入户调查。分析调查对象乙型肝炎歧视得分及其分布情况,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乙型肝炎歧视的影响因素。 结果 51.15%(4 741名)的调查对象在与乙型肝炎患者或病毒携带者接触的过程中感到恐惧、担心自己被传染;分别有51.29%(4 754名)、61.14%(5 667名)、52.22%(4 841名)的调查对象不愿意接受其礼物、与其一起吃饭、与其握手拥抱;有73.92%(6 852名)的调查对象不愿意孩子与乙型肝炎患者或病毒携带者的孩子玩耍;86.68%(8 034名)的调查对象不愿意孩子与乙型肝炎患者或病毒携带者结婚。所有调查对象中,完全无歧视(乙型肝炎歧视得分为0分)者仅占0.88%(82名),无歧视或轻度歧视者(0<得分≤5分)占23.70%(2 197名),严重歧视者(得分≥6分)占76.30%(7 072名)。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与农民相比,打工者、技术员、公职人员/村医发生严重乙型肝炎歧视的 OR (95% CI )值分别为0.86(0.75~0.98)、0.77(0.67~0.87)、0.57(0.41~0.79);与低收入组(人均< 10 000元/年)相比,高收入组(人均>40 000元/年)发生严重乙型肝炎歧视的 OR (95% CI )值为0.57 (0.46~0.70);严重歧视发生率仍随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下降,相比文盲组,高中以上教育水平组发生严重乙型肝炎歧视的 OR (95% CI )值为0.64(0.51~0.80);与自评健康水平非常好者相比,自评健康水平非常差者发生严重歧视的 OR (95% CI )值为0.41(0.25~0.67)。 结论 我国东部3个省份农村成年人乙型肝炎歧视现象严重,消除乙型肝炎歧视迫在眉睫。农村地区消除乙型肝炎歧视工作的开展应重点针对农民、低收入者、受教育水平低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