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8
葛根通络颗粒的镇痛作用DOI: 10.13424/j.cnki.jsctcm.2018.01.026 Abstract: 观察葛根通络颗粒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 48 只筛选合格小鼠随机分为: 模型组、葛 根通络颗粒低、中、高剂量组( 3. 0、6. 0、12. 0g?kg- 1 ,以生药计,以下简称 GG 低组、GG 中组、GG 高组) ,模型组 仅给予 0. 5% CMC - Na 混悬液( 0. 2mL/10g) ,采用热板法观察各组小鼠痛阈值变化情况; 将 50 只筛选合格小鼠 随机分为模型组、GG 低组、GG 中组、GG 高组和阿司匹林组( 0. 2g/kg) ,模型组仅给予 0. 5% CMC - Na 混悬液 ( 0. 2mL/10g) ,各组小鼠均在给药后 1 小时按 0. 1mL/10g 腹腔注射 0. 6% 冰醋酸( HAC) ,观察 15min 后各组小鼠 扭体反应次数,记录次数并计算抑制率; 将 50 只筛选合格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GG 低组、GG 中组、GG 高组和 空白对照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四组各鼠均皮下注射利血平 1. 0mg/kg,连续注射 10 天,观察葛根通络颗粒 对小鼠脑内 5 - HT 含量的影响。结果 痛阈值: 给药前及给药 0. 5h 后四组小鼠痛阈值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 GG 高组给药后 1h、1. 5h、2h 与模型组相比,痛阈值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分别为 P < 0. 01,P < 0. 01,P < 0. 05) ; GG 中组给药后 1. 5h、2h 与模型组相比,痛阈值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GG 低 组给药后各个时间点与模型组相比痛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扭体次数: GG 低、中、高剂量组、阿司 匹林组与模型组相比,都能显著减少冰醋酸导致小鼠扭体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脑内 5 - HT 含 量: 模型组小鼠脑内递质 5 - HT 较正常小鼠明显降低( P < 0. 05) ,GG 高组对小鼠脑内的递质 5 - HT 有明显的 升高作用,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GG 中、GG 低组 5 - HT 的含量较模型组也有一定程度 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结论 葛根通络颗粒有一定的镇痛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脑内 5 - 羟 色胺水平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