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992
血液流变学方法在肾脏病血瘀证诊断、分型与疗效判定中的意义Abstract: 近年来,我们测定了不同类型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及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患者的血液流变性,结果发现急性肾炎、慢性肾炎和肾病综合征表现为依次递增的高血粘综合征;氮质血症和尿毒症则呈低全血粘,高血浆粘综合征。氮质血症和尿毒症的血浆粘度均与内生肌酐清除率呈负相关、与血肌酐、尿素氮呈正相关。也就是说氮质血症、尿毒症患者的血浆粘度增高,是与其肾功能明显减损,氮质潴留有密切关系。肾病综合征的全血和血浆粘度增高与血清胆固醇含量呈正相关。这种血液粘度的增高,是血栓形成的前奏,与肾病综合征患者多并发静脉血栓形成有关。临床采取降低血液粘度和增加血流量的措施是治疗肾小球疾病和改善肾脏功能的一种有效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