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  2019 

针刺对青光眼性视神经萎缩患者视觉诱发电位的影响*

DOI: 10.3969/j.issn.2095-6606.2019.05.006

Keywords: 针刺,青光眼性视神经萎缩,图形视觉诱发电位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摘要: 目的 观察针刺对青光眼性视神经萎缩患者视觉诱发电位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于2014年10月—2015年12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眼科的眼压稳定的青光眼性视神经萎缩患者7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试验组针刺攒竹、瞳子髎、四白、目窗、合谷、风池、太冲穴,双侧取穴。直刺四白、瞳子髎、合谷、风池、太冲穴0.5~1.0 cm,平刺攒竹穴0.3~0.5 cm,直刺目窗穴0.1~0.3 cm,得气后留针20 min。1次/d,针刺时间为2个月。对照组只需静养。在针刺前、治疗2个月后和治疗结束4个月后测量试验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视觉诱发电位P100峰潜时和振幅的变化,对照组测量项目和时间同试验组,进行组内和组间对比。在观察期间,对2组患者眼压升高者均给予对症治疗,使用眼液控制眼压: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武汉五景药业有限公司,5 mL/支),或者布林佐胺噻吗洛尔滴眼液(爱尔康公司,5 mL/支),滴患眼1~2滴/次,2次/d。结果 治疗2个月后和治疗结束4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2组内自身比较最佳矫正视力、P100峰潜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组内比较振幅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较对照组振幅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可以改善青光眼性视神经萎缩患者视觉诱发电位P100的振幅,且安全性高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