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  2018 

“燥湿互济”理论渊薮及临床意义

Keywords: 燥证, 湿证, 燥湿互济, 标本中气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燥湿亦为阴阳之征兆,燥、湿之辨是阴阳学说在临床应用上的具体体现,是辨证论治中的重要环节。 燥、湿与寒、热都是“证”的基本属性,因此一些医家以燥、湿统百病,以恢复燥、湿之间动态平衡为治疗目标。在 标本中气理论中,燥金常从湿土而化,而湿邪困阻津液亦会致燥,燥、湿双方可相互转化。在燥、湿演变过程中, 会形成燥、湿相兼的复杂病证,如咳嗽、失眠、痿证等,根据燥、湿双方的比例、部位、标本不同,需并用润、燥之法, 不可偏颇于燥、湿之一端,忽视整体平衡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