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境科学 2015
三峡库区典型退耕还林模式土壤养分流失控制Keywords: 三峡库区 退耕还林 径流 泥沙 土壤养分 流失 Abstract: 选择三峡库区典型退耕还林模式,包括园地(茶园)及林地(板栗)与原有坡耕地对照,观测并分析其土壤养分(氮磷)输出途径及数量情况,以评估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对流域土壤养分输出的影响. 结果表明: 1 退耕后土壤养分氮磷年流失量(包括随泥沙和地表径流流失的量)减少;总氮(TN)年输出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坡耕地(2444.27 g·hm-2) >茶园地(998.70 g·hm-2) >板栗林地(532.61 g·hm-2);总磷(TP)为坡耕地(1690.48 g·hm-2)>茶园地(488.06 g·hm-2)>板栗林地(129.00 g·hm-2);与坡耕地比较,退耕还林模式(园地、林地)总氮、总磷年输出载荷分别减少了68.68%和81.75%. 2 茶园地、板栗林地与坡耕地相比,土壤养分速效态氮流失量明显减少,硝态氮(NO3--N)输出总量依次为坡耕地(113.79 g·hm-2)>茶园地(73.75 g·hm-2)>板栗林地(56.06 g·hm-2);铵态氮(NH4+-N)养分输出次序为茶园最大(69.34 g·hm-2),坡耕地次之(52.45 g·hm-2),板栗林地最小(47.23 g·hm-2). 3 硝态氮、铵态氮主要通过地表径流输出,所占总量比例分别为91.4%和92.2%;总氮和总磷主要通过泥沙输出,所占总量比例分别为86.6%和98.4%. 通过退耕还林等措施,该地区地表径流以及土壤侵蚀输出明显减少,土壤养分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