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境科学 2015
北京10个常绿树种颗粒物吸附能力研究Keywords: 颗粒物 常绿树种 总悬浮颗粒物 PM10 PM2.5 吸附能力 北京 Abstract: 大气中颗粒物PM(particulate matter)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还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 城市绿色植物作为大气过滤器,能够有效地提高城市空气质量,保护人体健康. 因此了解不同树种对空气颗粒物的吸附滞纳作用是必要的. 以北京植物园10种常绿植被为研究对象,应用空气气溶胶再发生器(QRJZFSQ-I)测定了北京市常见6种乔木和4种灌木叶片对空气总悬浮颗粒物(TSP)、PM10、PM2.5和PM1.0的吸附能力. 结果表明:1不同树种叶片表面附着颗粒物的能力差异明显,最高的是雪松(Cedrus deodara)和油松(Pinus tabuliformis),吸附量分别是(18.95±0.71) μg·cm-2和(14.61±0.78) μg·cm-2,冷杉(Abies fabri)最小,为(8.02±0.4) μg·cm-2; 2不同树种叶片单位面积对不同颗粒物的附着能力也存在差异,附着PM10能力最强的是油松和雪松,附着PM2.5能力最强的是雪松、铺地柏(Juniperus procumbens)、龙柏(Juniperus chinensis cv. kaizuka)和油松,附着PM1.0能力最强的是雪松、铺地柏、冷杉和油松; 3不同月份叶片上附着的各粒级颗粒物(PM10、PM2.5)占TSP的比例不同. 其中PM10在4~6月之间主要表现两种变化趋势,一是先上升后下降,主要为灌木树种; 二是逐渐上升,主要的树种是乔木树种. 而PM2.5则没有这种明显的变化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