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境科学 2016
洱海入湖河口湿地干湿季沉积物氮、磷、有机质垂向分布特征及污染风险差异性Keywords: 洱海流域 罗时江河口湿地 沉积物氮、磷、有机质 干、湿季垂向分布特征 污染风险评价 Abstract: 以云南洱海罗时江河口湿地为典型对象,利用柱状底泥分层采样器采集罗时江河口湿地表层(0~10 cm)、中层(10~30 cm)和底层(30~60 cm)沉积物样品,分析干、湿季沉积物总氮(TN)、总磷(TP)、有机质(OM)垂向分布特征,并对沉积物进行污染风险评价. 结果表明:①干季罗时江河口湿地表层、中层和底层沉积物TN平均含量分别为1.734、1.453和1.255 g·kg-1,TP平均值分别1.085、1.034和0.992 g·kg-1,OM平均值分别为59.051、47.730和42.133 g·kg-1;湿季罗时江河口湿地表层、中层和底层沉积物TN平均含量分别为1.147、0.948和0.895 g·kg-1,TP平均值分别0.599、0.523和0.519 g·kg-1,OM平均值分别为53.098、46.897和43.395 g·kg-1;干、湿季各指标含量垂向分布随沉积深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表层富集明显;三层沉积物各指标含量均为干季高于湿季,且除OM外,TN和TP均达到显著差异(P<0.01). ②单因子指数(PI)、有机氮指数(ON)和有机指数(OI)评价结果表明,整体上干季沉积物氮磷属于重度污染,有机质属于中度污染;湿季沉积物氮和有机质均为中度污染,磷为轻度污染;总体上沉积物氮、磷、有机质污染水平为干季高于湿季,且干、湿季各污染指数均为表层最高,中层次之,底层最低,表层污染最为严重. ③干、湿季罗时江河口湿地污染来源存在差异,干季以外源为主,湿季以内源为主;干季沉积物营养盐潜在释放风险较湿季大,且以表层释放风险最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