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境科学 2017
三峡库区典型消落带CH4排放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Keywords: 三峡库区 消落带 CH4排放 季节变化 影响因素 Abstract: 为了探讨亚热带水库消落带CH4的排放规律,选取三峡库区王家沟一典型消落带内5个高程(180、175、165、155及140 m)为研究对象,其中175、165和155 m位于消落带上,180 m高程为永不淹水的陆地,140 m高程为永久淹水对照区.采用静态暗箱、浮箱/气相色谱法对各高程生态系统CH4的排放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连续观测.结果表明,175 m和165 m高程在实验观测的第一年CH4排放通量变化不明显,而155 m和140 m高程处表现为单峰型的夏季CH4排放高峰;次年在三峡水库实现最高蓄水位175 m后,175 m高程在淹水期间CH4排放呈现单峰态,之后表现为源汇交替的无规律排放,而165 m、155 m以及140 m高程均大致呈现出冬季高CH4排放的单峰态;在整个观测期间,180 m高程CH4排放通量较为稳定,未出现明显峰值.另外,位于消落带上的175、165和155 m高程均表现为淹水期CH4排放大于落干期.各高程处CH4年累积排放量为140 m(99.58 kg·hm-2) > 155 m(82.98 kg·hm-2) > 165 m(65.38 kg·hm-2) > 180 m(6.32 kg·hm-2) > 175 m(4.27 kg·hm-2),表明淹水时间越长的土壤,其环境更有利于CH4的产生.相关性分析显示,陆地与消落带落干期的CH4排放与土壤碳组分及pH无显著相关性,但CH4排放通量随土壤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大;水-气界面上,140 m高程CH4排放通量与水深有显著线性负相关关系;表明土壤含水率是影响消落带落干期CH4排放的关键因子之一,而水-气界面上CH4的排放则受到淹水深度的调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