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环境科学  2016 

三峡库区支流澎溪河水华高发期环境因子和浮游藻类的时空特征及其关系

Keywords: 澎溪河 水华 水体分层 浮游藻类 环境因子 冗余度分析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分别在2014年春季和夏季三峡库区水华高发期,在库区北岸最大支流澎溪河流域从其河口处逆流而上至回水末端共布置8个采样点,对浮游藻类和环境因子进行了监测,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手段,对浮游藻类的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在4月中旬,除河口样点外,其他采样点水体出现分层,但断面多只有温跃层和滞温层,而没有混合层; 上游水体层次间温差高于下游水体; 各采样点的水深以及表层水体(水面向下至0.5 m深的水层)的水温、浊度、pH、电导率、溶解氧、叶绿素a、总氮和总磷的空间分布差异显著(ANOVA,P<0.05); 共检测到浮游藻类25种(属),丰度在(2.76~145.8)×104 cell ·L-1之间,以角甲藻(Ceratium hirundinella)为主要优势藻,鱼腥藻(Anabaena sp.)为次优势藻; 上游接近支流来水的样点S7(63.4×104 cell ·L-1)和S8(145.8×104 cell ·L-1)水华最为严重; 硝酸盐氮、水温、pH、电导率和溶解氧是藻类生长的决定因子. 在7月下旬,水体分层,趋势与春季相似; 各采样点深度和0~0.5 m水层的水温、浊度、氧化还原电位、pH、电导率、叶绿素a、氨氮、硝酸盐氮、总氮和总磷的空间分布仍然差异显著(ANOVA,P<0.05); 共检测到浮游藻类46种(属),丰度在(9.56~278.88)×104 cell ·L-1之间,总体以席藻(Phormidium sp.)为主要优势藻,鱼腥藻(Anabaena sp.)为次优势藻; 下游接近澎溪河河口的样点S2(216.44×104 cell ·L-1)、S3(278.88×104 cell ·L-1)和S4(108.12×104 cell ·L-1)水华严重; 浊度、水深、总氮、氧化还原电位、电导率和溶解氧是藻类生长的决定因子. 水体分层与水华形成有重要关系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