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物研究 1999
不同海拔梯度的高山红景天种群适应机制的初步探讨Abstract: 摘要: 本文采用水平切片淀粉凝胶电泳技术分析分布于吉林省长白山北坡的高山红景天在4个海拔梯度的遗传变异,并结合形态指标和生态因子探讨高山红景天(Rhodiola sachalinensis A. Bor)的适应机制。利用变异系数对形态指标分株数、株高、叶长、叶宽和基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分株数在四个海拔梯度变异最大,其次是株高;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四个海拔梯度的分株数变异不显著,而株高则差异显著即海拔2000m处的平均株高与海拔2200m和1750m处的株高相比差异极显著。对10个酶系统17个位点检测四个海拔梯度的遗传变异中,在海拔2200m的苔原和2000m的树线的遗传变异相对较高。综合形态水平变异、等位酶水平的变异及生态因子表明高山红景天适合生长在高海拔(苔原)地区不但反映在形态变异上,而且有其遗传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