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  2019 

后工业社会乡村匠人复兴实证考察——顺德绣娘的“匠人化”要素初探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into the Renaissance of the Village Craftsman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 The Artisan-Ship in Female Embroiders in Shunde

Keywords: 后工业社会,乡村匠人,“匠人化”要素
post-industrial society
,artisan of villages,elements of being artisans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摘要 作为改革先行的发达省份,近年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乡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已逐步迎来后工业社会时代。在1949年后很长一段时间,广绣是佛山市顺德区各个村镇的支柱产业,作为一种社会身份的“绣娘”经历了工场手工业时代的繁荣,也经历了工业时代的落寞彷徨,在后工业时代的今天又重新为社会所关注。 本研究利用扎根理论,基于对顺德黄连绣娘的调研访谈,对三十一个访谈样本进行质性文本分析,探讨初迎后工业社会的乡村绣娘为何得以复兴,对绣娘如何从绣花工人走向匠人的“匠人化”要素进行初步探讨。本文得出开放性理论,即通过文本分析,影响绣娘“匠人化”这种角色转变的因素包括主观因素、客观因素以及其他因素三个方面,这些因素又包括具体的9个要目、112个编码概念,在此基础上抽象出了以“价值”、“需求”和“志趣”为主线的理论框架。这样的结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回答当前社会群体或个体“匠人化”发生的机理,并且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使更多的“职业”变为“志业”,如何使更多领域的从业者具备“匠人精神”的理论适用性。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