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学报 2018
华南大容山—十万大山花岗岩体LA-ICP-MS锆石U-Pb定年、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DOI: 10.3975/cagsb.2017.111802 Keywords: 三叠纪 S-型花岗岩 印支期 华南板块 十万大山 Abstract: 本文对大容山—十万大山花岗岩带南西段的浦北、旧州、台马、大寺、那垌岩体进行了岩石学、地球化学、年代学及Lu-Hf同位素研究。台马岩体花岗斑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43±3) Ma, 与其它岩体同属早三叠世花岗岩。所有这些岩体均主要由花岗岩和花岗斑岩组成, 部分含麻粒岩包体。它们均属强过铝质花岗岩, 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 亏损Nb、Ta、P、Ti等高场强元素。同时, 它们稀土元素总量较高, 相对富集轻稀土, Eu负异常明显(Eu/Eu* = 0.30~0.54), 具典型的S-型花岗岩特征。岩体的锆石εHf(t)值均为负值, 集中在–16 ~ –6之间, 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集中在1.6~2.3 Ga之间。综合上述结果推测, 大容山—十万大山S-型花岗岩, 为地壳减压松弛的构造背景下, 地幔或软流圈物质上涌, 诱发地壳中的中元古—古元古代变质沉积岩发生高温熔融作用的结果, 其成因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