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地球学报  2018 

西秦岭凤太矿集区花岗闪长斑岩脉的成因类型和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DOI: 10.3975/cagsb.2017.122902

Keywords: 地球化学 LA-ICP-MS锆石U-Pb年龄 花岗闪长斑岩脉 凤太矿集区 西秦岭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凤太矿集区是西秦岭最重要的金、铅锌、铜多金属成矿区之一。本次工作对产于矿集区中北部NWW向断裂带内的孔棺和金铜沟花岗闪长斑岩脉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 获得(230.7±1.8) Ma和(230.4±1.8) Ma的年龄, 属中三叠世。两岩脉稀土元素配分呈右倾型, 轻、重稀土强烈分馏, 无明显Eu异常, 亏损高场强元素, Nb/Ta比值接近陆壳; 87Sr/86Sr同位素比值分别为0.712833±0.000017和0.712365±0.000016。地球化学分析表明成岩物质以壳源为主, 岩浆可能主要来自扬子板块北缘碧口群的部分熔融, 源区存在石榴子石等矿物残留, 无斜长石残留, 形成于同碰撞初始阶段。结合区域构造和岩浆特征, 认为凤太矿集区经历了250 Ma左右的洋壳俯冲阶段、230 Ma左右的同碰撞阶段以及220—200 Ma的后碰撞阶段。岩脉230 Ma的年龄限定了区内NWW向断裂带活动的时间上限。区内NWW向构造约形成于中三叠世, NE向构造发育于晚三叠世。区域构造、岩浆及金、铅锌多金属成矿的时空耦合, 暗示了三者都是印支期秦岭造山作用过程的产物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