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物学杂志 2018
普氏原羚粪便样品中皮质醇激素保存时效研究Keywords: 粪便样品 普氏原羚 皮质醇 低温保存 Abstract: 由于采集粪便样品需对目标动物进行捕捉、限制或影响其行为,检测粪便样品中类固醇激素的方法近几十年来在野生动物保护、行为生态学、生理生态学等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普氏原羚(Procapra przewalskii)由于其种群和行为等方面的特殊性,较难进行直接的生理监测,因此采用间接手段监测其粪便类固醇激素就显得很有必要。为探讨不同保存方法对普氏原羚粪便中皮质醇的影响,我们将采集到的新鲜粪便样品充分混合后分为30份,各取10份分别保存于﹣20 ℃、4 ℃和20 ℃,在保存2、5、7、10、15、20、25、30 d和50 d时,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样品中的皮质醇含量。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结果显示,保存于﹣20 ℃的粪便样品中皮质醇含量在保存50 d内没有显著变化,含量为(11.747 ± 2.951)ng/g(平均值 ± 标准差),(F = 1.966,n = 81,P > 0.05),而保存于4 ℃和20 ℃的样品则出现明显波动(4 ℃:F = 23.643,P < 0.05;20 ℃:F = 35.126,P < 0.05),含量分别为(15.951 ± 6.766)ng/g和(11.042 ± 6.094)ng/g。保存于4 ℃和20 ℃的样品中皮质醇含量在24 h内均有上升,在随后的几天逐渐下降。结果表明,﹣20 ℃冷冻可以简便有效地保存普氏原羚粪便样品中的皮质醇激素。同时,在野外暴露超过24 h的粪便样品会造成测定结果产生误差,在采集样品时要考虑到潜在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