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四川雉鹑的冬季夜栖地选择

DOI: DOI: 10.13859/j.cjz.201604004

Keywords: 夜栖地 四川雉鹑 生境选择 保护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摘要:四川雉鹑(Tetraophasis szechenyii)是中国特有物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对其冬季夜栖地选择的了解,有助于理解物种的生存策略,为物种保护提供参考。利用徒步跟踪和线电遥测的方法,我们于2006年9月到2007年4月在四川省雅江县帕姆岭进行了野外研究。采用卡方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和二元逻辑斯缔回归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四川雉鹑利用鳞皮冷杉(Abies squamata)和大果红杉(Larix potaninii Batalin var. macrocarpa)两种树进行夜栖,卡方检验分析发现四川雉鹑对这两种树种没有明显的选择偏好(χ2 = 0.745,df = 1,P = 0.388);(2)夜栖树的胸径为(25.8 ± 1.3)cm,夜栖枝条的离地高度为(6.3 ± 0.3)m,直径为(3.3 ± 0.1)cm;(3)与对照样地相比,夜栖地生境一般靠近林缘,乔木的平均胸径大、林下盖度小、倒木数量多,夜栖树胸径大、最近乔木胸径大和最近乔木距离远;(4)逻辑斯缔回归分析表明:夜栖树第一枝距地面高为冬季四川雉鹑夜栖地选择的关键因子;倒木数量、平均乔木胸径、最近林缘距离为次关键因子,该模型对夜栖地的预测正确率为80.9%。冬季四川雉鹑选择夜栖地是可能安全、能量和地点转移三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不同的环境下,同一物种对环境会有不同的适应策略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