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珠江口三维水质与底泥耦合模型的验证及应用

Keywords: 三维水质模拟 底泥通量模型 水体-沉积物界面 底泥营养盐通量 珠江口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基于一维河网与三维河口耦合水动力模型,建立了可描述珠江口水体-底泥中营养盐动态变化的三维水质-底泥模型,利用1999年和2006年夏季观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模拟分析了珠江口主要水质因子和底泥营养盐通量的分布特征,以及底泥通量对珠江口营养盐输入的贡献.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出水体和底泥中的营养盐及溶解氧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各水质因子的模拟值与观测值的相对误差均小于38%;另外,底泥营养盐通量的模拟值与文献报道的实测结果较为接近,表明模型能合理地刻画出底泥主要生化过程及通量变化特征.模拟结果显示,夏季珠江口氨氮(NH4+-N)和活性磷酸盐(PO43--P)通量主要从底泥向水体输送,底泥是水体氮磷元素的源,而硝态氮和亚硝态氮(NO3-+NO2-,NO23)的通量输送方向则与之相反,底泥呈现“汇”的效应;底泥营养盐通量主要从河口向外海递减,伶仃洋NH4+-N、NO23、PO43--P的通量变化范围分别为0.24~8.88、-10.06~-0.14、-0.37~0.41 mmol·m-2·d-1,珠江口近海的通量变化范围分别为-0.01~4.14、-1.45~0.68、-0.12~0.09 mmol·m-2·d-1.整体而言,底泥营养盐通量对珠江口营养盐输入有明显贡献,夏季经底泥释放进入水体的NH4+-N和PO43--P最大相当于陆源总氮、总磷输入量的12%和22%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