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  2018 

2型糖尿病膝下动脉病变患者介入治疗前后缺血动脉内氧化应激标志物的变化及意义

Keywords: 2型糖尿病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介入治疗 氧化应激标志物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T2DM)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下肢动脉介入治疗前后病变动脉内氧化应激标志物的变化,探讨T2DM合并ASO患者体内氧化应激水平及介入治疗对动脉内氧化应激标志物的影响。 方法 选择接受介入治疗的T2DM合并膝下动脉(胫腓动脉)病变的患者30例,入组患者均行下肢动脉造影检查(DSA),部分患者还需要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单纯行DAS患者为14例(造影组),DSA+PTA患者为16例(治疗组)。造影组和治疗组患者均在介入手术前行常规检查并抽取静脉血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氧化应激标志物水平,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脂质过氧化物终产物丙二醛(MDA)。造影组、治疗组还需取介入治疗前动脉血3 mL,此外治疗组在缺血动脉远端同一部位取PTA术前术后动脉血。上述标本均测SOD、MDA水平。 结果 造影组患者下肢动脉造影未见明显狭窄。治疗组术前动静脉血SOD水平低于造影组,MDA水平高于造影组(P<0.05)。造影组、治疗组各组内介入术前静脉血与动脉血SOD、MD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介入术前缺血部位SOD水平较介入治疗前动脉血水平低(P<0.05),MDA水平较介入治疗前动脉血水平高(P<0.05)。治疗组介入术后缺血部位SOD水平较介入术前缺血部位及介入术前动脉血SOD均降低(P<0.05),MDA水平较介入术前缺血部位及介入术前动脉血中水平均升高(P<0.05)。 结论 介入术前后患者使用抗氧化应激药物可能会改善处理病变的远期预后,减少血管再狭窄发生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