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8
气滞血瘀证动物模型研究现状DOI: 10.13422/j.cnki.syfjx.2018010217 Keywords: 气滞血瘀证 造模方法 检测指标 病证结合模型 原理 Abstract: 气滞血瘀证是临床常见证型,它的形成与饮食、情绪、环境等因素有关。随着现代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加大,情志不舒在所难免,再加上饮食油腻等方面的原因,很容易引发气滞血瘀型疾病。临床研究和治疗大都停留在外部宏观手段和技术上,很难对证型发展的微观改变及证型演变规律进行深入系统的了解,这就需要制作和临床发病机制相关的动物模型。为了了解近些年气滞血瘀证及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研究的现状,本文就造模方法、检测指标及造模原理等方面进行综述。气滞血瘀证常见的造模方法有肾上腺素法、右旋糖酐法、声光电复合刺激法、束缚法、夹尾法、高脂寒凝法、睡眠剥夺法等。模型成功与否的验证指标主要为血液流变学指标,其次还有旷场试验、微循环、体重、神经递质、血管内皮因子等方面的检测。常见的气滞血瘀证病证结合模型有子宫内膜异位症气滞血瘀证模型、气滞血瘀证妇科疾病特点模型、糖尿病气滞血瘀证模型、非小细胞肺癌气滞血瘀证模型、气滞血瘀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等。不同的造模方法应用不同,本文通过将近些年造模方式、原理、检测指标进行汇总,为规范气滞血瘀证动物模型提供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