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8
斑蝥素引起小鼠急性膀胱炎的作用及相关机制DOI: 10.13422/j.cnki.syfjx.20181616 Keywords: 斑蝥素 膀胱 炎症反应 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 核转录因子-kappa B(NF-κB)信号通路 Abstract: 目的:探索斑蝥素(cantharidin,CTD)在1/2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条件下灌胃引起的小鼠急性膀胱炎的病理表现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取Balb/c小鼠,分为空白组与CTD给药1~14 d组。给药组分别以CTD 1/2 LD50灌胃给药不同天数,空白组给予等量的0.5%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CMC-Na),最后1次给药3 h后取小鼠膀胱组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分别检测CTD给药1~14 d小鼠膀胱的病理组织学变化,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CTD给药1 d组小鼠的膀胱组织中与炎症相关的信号通路中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HE染色结果表明,与空白组比较,斑蝥素给药1,3,8~12 d组膀胱组织病变比较明显,主要表现为黏膜上皮剥脱、黏膜上皮增生、固有层水肿或伴出血以及黏膜炎细胞浸润等组织炎症性病变。WB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CTD给药1 d组,小鼠膀胱组织中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激酶B(Akt)蛋白,磷酸化的核转录因子-kappa B(p-NF-κB) p65蛋白,磷酸化的核转录因子kappa B的抑制蛋白alpha(p-IκBα),IκBα蛋白表达水平上升(P<0.01)。结论: CTD给药3 h即可引起小鼠急性膀胱炎,且给药前7 d机体对CTD导致的膀胱损伤尚有修复能力,给药8~14 d膀胱表现出不可逆且逐渐加重的炎症性病变,Akt信号通路及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与CTD引起的急性膀胱炎存在一定相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