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7
超声萤火虫技术检测乳腺肿物微小钙化DOI: 10.13929/j.1003-3289.201606003 Keywords: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超声萤火虫技术 钙化 Abstract: 目的 探讨超声萤火虫技术在检测乳腺肿物微小钙化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已接受手术或穿刺活检的乳腺肿物患者46例,常规超声共发现69个肿物,选取经X线钼靶摄影和病理结果均证实存在微小钙化的56个肿物作为研究对象,分析56个肿物经常规超声及萤火虫成像技术检测到肿物内微小钙化情况,包括两种技术发现微小钙化的病灶例数,微小钙化的形态及排列特征,比较常规超声与萤火虫技术显示微小钙化的差异。结果 56个肿物中,病理证实恶性肿物42个,良性肿物14个,萤火虫技术检测到微小钙化肿物48个,常规超声检测到微小钙化肿物33个,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4,P<0.01),42个恶性肿物中,萤火虫技术检测到微小钙化肿物39个,高于常规超声的28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7,P<0.01)。萤火虫技术检测到良性肿物内微小钙化9个,常规超声检出5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超声检出的钙化灶大小形态不一,呈点状(n=12)、短棒状(n=6)及多种形态组合型钙化(n=15),而萤火虫技术显示微小钙化均呈现颗粒状或细小的针尖样强光点。常规超声显示的微小钙化的分布特征为局域性(5例,其中恶性3例)、弥漫性散在分布(3例,其中恶性2例)、节段性(6例,其中恶性5例)及簇状分布(19例,其中恶性18例)。萤火虫技术显示的微小钙化分布则为局域性、弥漫性散在分布及簇状分布。萤火虫技术显示的良、恶性乳腺肿物内微小钙化的分布特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11,P<0.01)。结论 超声萤火虫技术可用于检出乳腺肿物微小钙化,在乳腺良恶性肿物鉴别、乳腺癌早期诊断及超声引导下乳腺穿刺活检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