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泰来县泰湖国家湿地公园秋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Community Structure of Zooplankton in Tai Lake National Wetland Park of Tailai County in Autumn

DOI: 10.12677/HJAS.2019.911141, PP. 1005-1016

Keywords: 泰来县,泰湖国家湿地公园,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秋季
Tailai County
, Tai Lake National Wetland Park, Zoo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 Autumn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本次研究于2018年9月进行,共鉴定出浮游动物41种,其中原生动物10种,轮虫20种,枝角类5种,桡足类6种。物种数量最多的是4#采样点(21种),最少的是1#采样点(9种)。丰度波动于1023.95个/L~21,750.10个/L之间,生物量在0.29 mg/L~2.21 mg/L之间。浮游动物以轮虫为主,且轮虫优势种中大部分为耐污种,表明水体受到污染。从优势种来看,泰湖国家湿地公园秋季水体为中–富营养型。
In September 2018, 41 species of zooplankton were identified, including 10 protozoa, 20 rotifers, 5 Cladocera and 6 Copepoda. The largest number of species was S4 (21 species), and the smallest was S1 (9 species). The abundance fluctuated from 1023.95 ind./L to 21750.1 ind./L and biomass from 0.29 mg/L to 2.21 mg/L. The zooplankton composed mainly by rotifers, and most of the dominant species of rotifers are pollution resistant, indicating that the water body was polluted. In terms of dominant species, the water body of Tai Lake National Wetland Park in autumn was medium eutrophic.

References

[1]  于洋, 孟娜, 王建勇, 王尽文, 刘迎迎, 王珍珍. 绿潮暴发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影响研究[J].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9, 36(3): 57-63.
[2]  庞碧剑, 蓝文陆, 黎明民, 李天深. 北部湾近岸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季节变化[J]. 生态学报, 2019(19): 1-11.
[3]  张才学, 周凯, 孙省利, 陈春亮, 张际标, 张瑜斌. 深圳湾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季节变化[J]. 生态环境学报, 2010, 19(11): 2686-2692.
[4]  杨杰青, 欧阳珑玲, 史赟荣, 晁敏, 袁琪, 王云龙. 海南西北部近岸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J]. 应用海洋学学报, 2019, 38(3): 381-392.
[5]  代培, 王银平, 匡箴, 蔺丹清, 杨彦平, 刘思磊, 刘凯. 长江安庆新洲水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9, 46(4): 623-631.
[6]  沈海琪, 许永久, 王健鑫, 袁锴彬, 严泽宇, 周富源, 侯伟芬. 2017-2018年长江口海域夏季浮游动物群落的年际变化及影响因素[J/OL]. 中国水产科学, 1-10.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3446.s.20190903.1446.002.html, 2019-11-1.
[7]  谢福武, 梁计林, 邢孔敏, 刘红晨. 夏季海南东、南沿岸珊瑚礁区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J/OL]. 海洋科学, 1-9.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7.1151.P.20190829.1535.044.html, 2019-11-1.
[8]  林海, 王源, 李冰. 北京市妫水河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与水质评价[J]. 生态学报, 2019(20): 1-9.
[9]  陈楠, 王莹, 杨天雄, 于洪贤, 马成学. 泰湖夏季浮游植物功能群特征及水质状况[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8, 46(3): 69-73.
[10]  国家环保局本书编委会.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89.
[11]  张觉民, 何志辉. 内陆水域渔业自然资源调查手册[M]. 北京: 农业出版社, 1991.
[12]  沈韫芬, 章宗涉, 龚循矩, 等. 微型生物监测新技术[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0.
[13]  王家辑. 中国淡水轮虫志[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61.
[14]  蒋燮治, 堵南山. 中国动物志: 淡水枝角类[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79.
[15]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甲壳动物研究组. 中国动物志: 淡水桡足类[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79.
[16]  陆娇, 张琦, 刘应迪. 湘江长沙综合枢纽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 2019, 58(13): 24-29.
[17]  孟庆超, 赵淑江. 舟山东极岛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 30(11): 63-66.
[18]  刘曼红, 孟瑶, 曹晶晶, 崔兴波, Al Mohammedi Nagam. 挠力河湿地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特性[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9, 47(1): 76-82.
[19]  国家环保总局. 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S].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2.
[20]  汪梦琪, 汪金成, 王琪, 杨朝云, 邹振华, 钱宝. 洞庭湖区平水期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富营养化现状[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8): 2418-2429.
[21]  刘爱芬. 受污染水体修复过程中浮游动物的种群变动及其生态学意义[D]: [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007.
[22]  李滨. 污水处理过程中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微生物生态学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石家庄: 河北科技大学, 2012.
[23]  王晓. 南黄海浮游动物群落及环境因子对其分布影响的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青岛: 中国海洋大学, 2012.
[24]  林青, 由文辉, 徐凤洁, 俞秋佳, 余华光. 滴水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生态学报, 2014, 34(23): 6918-6929.
[25]  张硕, 施斌杰, 谢斌, 张虎, 李大鹏. 连云港海州湾海洋牧场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生态环境学报, 2017, 26(8): 1410-1418.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