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6
中药白头翁体外抗病毒作用
|
Abstract:
摘要 目的研究白头翁不同极性的提取物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体外抑制作用.并通过进一步分离纯化,为筛选抗RSV的有效单体做准备.方法:预实验分别以水、体积分数为75%乙醇、乙酸乙酯为溶剂进行粗提取药物.分别采用RSV-MA104、单纯疱疹Ⅰ型病毒(HSV-1)-MA104和肠道病毒71型(EV-71)-RD细胞感染模型进行病毒筛选,初步检测其体外具有抗RSV活性.根据预实验结果,再用水提醇沉法对白头翁水总提取物分离纯化,将其上清液和沉淀物分别进行体外抗病毒试验,再用大孔树脂吸附法提取白头翁的16个化学部位进行体外抗病毒试验,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病变效应(CPE),以酶标仪测定中性红染色后的A540值,计算其治疗指数(TI).结果:白头翁的水、乙醇、乙酸乙酯3种总提取物中水总提取物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抑制效果最好;再用水提醇沉法将白头翁水总提取物分离后,沉淀物的治疗指数TI>97.01;白头翁大孔树脂水洗脱液2号具有显著的抗RSV活性,治疗指数TI>112.99.结论:白头翁水部位具有良好的抗RSV活性.
[1] | 肖培根. 新编中药志(1)[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1: 328. |
[2] | 丁秀娟. 中药白头翁化学成分研究[D]. 江苏: 苏州大学, 2010: 1-97. |
[3] | 孙月霞, 吴淑娥. 初膏浓度对醇沉效果的影响[J]. 基层中药杂志2000, 14(5): 36. |
[4] | 陈 勇, 李页瑞, 金胤池, 等. 中药醇沉工艺及装备研究进展与思考[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7, 9(5): 16-19. |
[5] | 颜正华. 中药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80-181. |
[6]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 中华本草(上册)[M]. 上海: 上海科技出版社, 1998: 538. |
[7] | 韩进庭. 白头翁的药理活性及临床应用[J]. 现代医药卫生, 2007, 23(14): 2123-2124. |
[8] | 俞 浩. 白头翁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兽药杂志, 2006, 40(7): 51-54. |
[9] | MAGGON K, BATIK S. New drugs and treatment for respiratory syneytial virus[J]. Rev Med Virol, 2004, 14(3): 149-168. |
[10] | GlATTHAAR-SAALMUUER B, FAUIER-BECKER P. Antiviral action of Euphorbium copositum and its components[J]. Forsch Komplementarmed Klass Naturheilkd, 2001, 8(4): 207-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