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5
北宋科场改革与律赋沉浮——以熙宁变法为中心
|
Abstract:
摘要 熙宁年间,宋廷颁布贡举新制,罢诗赋而以经义取士。这是儒学深入而持久地对社会各个层面渗透的结果。王安石等所倡新制的最终目的是废除科考,以学校教育选士,经义取士只是权宜之计而已,宋廷曾按此思路推行“八行取士”。科举是官方和士人的一种交易或者博弈,不管是诗赋抑或经义、策论,最终是要在科场上被工具化的,因此,这次科场改制注定难以达到关乎治道的初衷。古文创作在诗文革新运动背景下日趋繁荣,古文自由表达的优势被给予特别的关注,文学观念因此发生变化。罢诗赋取士折射出已经成为主流文学观念的儒家文道观对科场衡文标准的不满。经义取士后,针对它的钻营便开始了,使得科场变革的初衷大打折扣,因此元祐更化部分恢复了诗赋取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