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  2018 

冀东滨海盐碱地造林密度对白榆生长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DOI: 10.3969/j.issn.1001-7461.2018.05.10

Keywords: 造林, 白榆, 盐碱地, 土壤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研究揭示冀东滨海盐碱地造林密度对白榆生长和对盐碱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作用,确定盐碱地上适宜的造林密度,进一步构建盐碱地生态经济型造林模式。在河北省盐山县进行高密型(1 m×4 m)、中密型(2 m×4 m)、稀疏型(3 m×4 m)3个密度的植苗造林试验,以盐碱荒地作为对照(CK)。测定植物胸径、生物量等生长相关的指标和土壤容重、持水量、孔隙度以及有机质、N、P、K含量等理化性质指标,并进行不同密度造林土壤肥力改良效果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白榆胸径、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根冠比均在中密型密度下达到最大。2)各造林密度土壤自然含水量、田间持水量、管持水量较CK均有提高,且随造林密度增大逐渐增大,高密型和中密型改善效果最好,2种持水量平均值均显著>CK(P<0.05)。3) 中密型密度的土壤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平均值均最大,且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显著>CK(P<0.05)。4) 中密型密度对土壤pH和全盐含量改善效果最好,平均值均显著CK,其中中密型密度下以上4种养分含量平均值均显著>CK(P<0.05??),分别为13.74、781.97、23.03 mg?kg-1和0.70 g?kg-1。6)3种造林密度的盐碱地土壤肥力综合评价值均>CK,中密型密度最大0.560,稀疏型密度次之。研究结果表明,中密型造林密度最适宜白榆作为冀东滨海盐碱地改良的造林密度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