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  2016 

不同剂量丹参酮ⅡA微乳对放射性肺损伤的治疗效果

DOI: doi:10.7507/1671-6205.2016088

Keywords: 放射性肺损伤, 丹参酮ⅡA微乳, 剂量, Smad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目的初步探讨在适当用药范围内不同剂量丹参酮ⅡA微乳对放射性肺损伤的治疗效果。 方法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脂质体微乳组(脂质体组)、丹参酮ⅡA微乳高剂量组(丹参酮高剂量组)、丹参酮ⅡA微乳中剂量组(丹参酮中剂量组)、丹参酮ⅡA微乳低剂量组(丹参酮低剂量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放疗体外照射仪,选择6 MV X射线,以22 Gy剂量进行大鼠胸前一次性照射致放射性肺损伤模型。各组分别于第7、14、28 d随机选取大鼠4只,采血并收集肺组织。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变化,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RT-PCR检测肺组织Smad7 mRNA表达。 结果除对照组大鼠外,模型组、脂质体组、丹参酮高剂量组、丹参酮中剂量组、丹参酮低剂量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呈肺泡炎至间质纤维化演变过程。与模型组比较,丹参酮高剂量组、丹参酮中剂量组、丹参酮低剂量组肺组织Smad7 mRNA的表达以及外周血水平GSH含量均升高(P<0.05),其中丹参酮高剂量组升高最显著。脂质体组与模型组比较,其肺组织Smad7 mRNA的表达及外周血水平GSH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适当用药范围内,丹参酮ⅡA微乳用药量与对放射性肺损伤的治疗效果成正比

References

[1]  1. 毛艳, 刘文其.放射性肺损伤防护的研究进展.肿瘤,2012,32:389-394.
[2]  4. 王新春, 侯世祥,阳长明,等.大黄复方液体喷雾剂中挥发油微乳与相图的应用.中成药,2004,26:8-11.
[3]  5. 串俊兰, 龚涛,孙逊,等.利福平固体脂质纳米粒的体外细胞摄取研究.华西药学杂志,2011,26:223-225.
[4]  6. 冯欣, 张须学,姬诚.丹参酮亚微乳制剂的制备工艺和质量评价.中国医药指南,2012,10:51-53.
[5]  7. 丛军兹, 王丹,周杨,等.丹参酮ⅡA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制备及体外评价.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5,36:27-29.
[6]  9. Nakao A,Fujii M,Matsumura R,et al.Transient gene transfer and expression of Smad7 prevents bleomycin induced lung fibrosis in mice.J Clin Invest,1999,104:5-11.
[7]  13. 刘佳. 壳聚糖纳米粒包裹反义内皮素转换酶核酸表达质粒与哮喘气道高反应性.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6913-6917.
[8]  15. 李瑞珊. 卵磷脂注射溶脂的实验研究[学位论文].南方医科大学,2010.
[9]  2. 史毓杰, 曾抗,李国锋,等.鬼臼毒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对人表皮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解放军医学杂志,2008,33:42-44.
[10]  3. 毕茹. 胰岛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粉雾剂的制备.西北药学杂志,2011,26:204-206.
[11]  8. 吴丽明, 黄国红,李庆国.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吉非替尼的含量.当代医学,2011,17:23-25.
[12]  10. 刘双秀, 郭和宗,冯书凤,等.丹参酮治疗放射性肺炎临床观察.中医学报,2014,29:1411-1412.
[13]  11. 李广虎, 李志平,徐泳,等.丹参酮ⅡA对放射性肺纤维化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6,15:50-54.
[14]  12. 周雨田, 徐军.反义内皮素转换酶核酸表达质粒纳米粒所致内皮素的减少对哮喘小鼠气道高反应性的影响.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3,10:28-31.
[15]  14. 赵斐. 丹参酮IIA对TGF-β1诱导的HK-2细胞TGF-β1/Smads信号通路影响的实验研究[学位论文].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
[16]  16. 陈志霄, 周道安,赵国旗.放射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中国肿瘤,2010,19:53-58.
[17]  17. 雷章, 卢宏达,卢驰,等.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大鼠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炎症的影响.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4,34:1449-1453.
[18]  18. 徐婷贞, 杨起初,安娇娇,等.虎杖对放射性肺损伤大鼠TGF-β1/Smad蛋白的影响.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3:1421-1425.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