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6
2006-2014年青岛市疑似狂犬咬伤人事件调查处置
|
Abstract:
摘要:目的 掌握青岛市疑似狂犬咬伤人事件的特点与处置方法。方法 接到疑似狂犬咬伤人事件报告后,即对其发生经过和人员受伤等情况进行调查,告知暴露者立即到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就医,并定期随访。采集伤人疑似狂犬脑样品,分别用直接免疫荧光(DFA)和RT-PCR方法检测狂犬病毒抗原和核酸。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4年,全市共报告和处置疑似狂犬咬伤人事件23起,其中14起同时咬伤家养动物,19起发生于黄岛区。共有103人被咬伤,Ⅲ级暴露人数是Ⅱ级的6.36倍。农民占66.99%。所有暴露者均进行了伤口处理,102人注射了狂犬病疫苗,82.02%的Ⅲ级暴露者使用了狂犬病免疫球蛋白。随访至今,均未发生狂犬病。5个伤人疑似狂犬脑样品中,3个狂犬病毒阳性。结论 近年来,青岛市疑似狂犬咬伤人事件反复出现,其伤人犬狂犬病毒阳性率较高。应采取措施,降低狂犬病毒在犬中的传播,并加强暴露后的规范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