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7
2015年陕西省三大区域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
|
Abstract:
目的 掌握陕西省不同区域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卫生状况,为进一步科学、精准的开展农村改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5年3月至10月,对陕西省全部涉农区县的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开展卫生学调查和水质分析。数据按照关中地区、秦巴山区和陕北地区分别统计、分析与评价。结果 关中地区水样达标率(64.89%)显著高于秦巴山区(33.45%)与陕北地区(33.45%)(P<0.05);关中地区、秦巴山区和陕北地区水源类型分别以深井水、溪水和浅井水为主;三个区域拥有消毒措施的供水工程占比均低于35.00%;关中地区、秦巴山区和陕北地区总大肠菌群的达标率分别为85.76%,36.46%和59.51%;菌落总数的达标率分别为94.09%,87.56%和74.28%。关中地区氟化物和铬(六价)的达标率分别为89.06%和97.70%;陕北地区氟化物、铬(六价)和硝酸盐氮的达标率分别为88.15%,88.15%和92.82%。结论 微生物污染是影响陕西省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水质的主要因素。关中地区、陕北地区氟化物和铬(六价)等毒理学指标超标现象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