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  2017 

2004 - 2015年哈尔滨市急性弛缓性麻痹流行病学特征及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分析
Analysis of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cute flaccid paralysis and the operation of surveillance systemin Harbin city during 2004 -2015

Keywords: 急性弛缓性麻痹,流行病学,监测系统分析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目的 分析哈尔滨市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及《AFP信息监测管理报告系统》运转情况,为维持无脊灰状态、制定疾病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和分析流行病学相结合的方法对AFP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对监测指标进行系统评价。 结果 2004 - 2015年哈尔滨共计报告AFP病例529例,平均报告发病率为4.96/10万,24 h内报告率89.19%,报告后48 h内调查率98.93%,14 d内双份合格便采集率为92.08%,便标本7 d内送达率为98.13%,75 d内随访及时率均为100%。每年3 - 6月,7 - 10月为发病高峰;各区、县(市)AFP报告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33.19,P<0.001);农村病例多于城市(χ2 = 84.16,P<0.001);病例城乡二元居住状况有统计学差异(χ2 = 441.33,P<0.001);麻痹后第一次到省市级医院就诊的患者占76.37%,其余以县级及以下医院为主;68.80%的病例临床症状体征不明显;病例经治愈后恢复良好,只有7.94%的患者残留麻痹。就诊次数、就诊医院情况等流行病学特征以及腹泻、颈项强直等临床症状体征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 哈尔滨AFP监测系统运转情况良好,工作质量逐年提高。基层医院对于AFP诊断能力和首诊报告率低,应重点对其开展AFP诊疗培训工作,强化基层医院诊断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