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锥形束CT用于评估牙槽骨骨缺损的情况和骨再生区域骨密度的变化

Keywords: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牙槽骨质丢失,骨密度,牙周组织,再生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摘要: 目的:检验牙周再生性手术前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测量牙槽骨缺损高度和体积的精确性,通过比较手术前后CBCT测得的骨密度值来确定其评估牙周再生性手术疗效的检查时机。方法:对9例患者口内的10颗因牙周破坏造成的三壁骨袋进行再生性手术,术前拍摄CBCT和平行投照根尖片,测量骨缺损的高度,并利用CBCT数据测量骨缺损体积及骨缺损周边区域的骨密度。在牙周再生性手术过程中测量骨缺损的高度,并在术中充填骨蜡以获得缺损区域的体积。术后6、12、24周再次拍摄CBCT,测量原骨缺损区域的骨密度。结果:Wilcoxon检验非参数检验显示,术前用根尖片测量的骨缺损高度比术中测量结果高出(0.822±0.22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前CBCT测量结果只较术中测量结果降低(0.150±0.171)mm(P>0.05),可见CBCT测量结果比根尖片更精确。回归分析和BlandAltman图也提示CBCT测量结果较根尖片精确。Wilcoxon检验提示,术前CBCT测量的骨缺损体积与术中测量值的差值在0.38~2.83 mm3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BCT测量的原骨缺损区域的骨密度(CT值)在再生性手术后第6、12和24周分别是原骨缺损周边区域的(0.49±0.03)倍、(0.74±0.09)倍和(1.16±0.11)倍,可见术后24周时骨再生区域骨密度更接近术前骨缺损周边区域骨密度。结论:CBCT可以在牙周再生性手术前精确测量牙槽骨缺损的高度和体积,可选择在术后24周时拍摄CBCT进行疗效评估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