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7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思考
|
Abstract:
“中国制造2025”对我国现有的职业教育体系提出了巨大挑战,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必须以对职业教育范畴的重新界定和学科地位的重新定位为基础才能有所突破。以职业教育的内涵、范畴及地位为切入点,分析我国目前职业教育发展的尴尬处境,及其与“中国制造2025”计划不适配的现状,提出新时期对学科地位转型升级的建议,助力升级“中国制造”为“优质制造”。
[1] | 姜大源.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理性追问[J]. 教育研究, 2011(11): 70-75. DOI:10.3969/j.issn.1674-9286.2011.11.045 |
[2] | 刘来泉.世界技术与职业教育纵览——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68. |
[3] |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
[4] | 欧阳河.职业教育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 |
[5] | 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10. |
[6] | 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10. |
[7] |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等编译. 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2: 127. |
[8] | 刘根. 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问题探究[J]. 才智, 2008(1): 7 |
[9] | 徐国庆.职业教育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24. |
[10] | 朱德全. 协同共治与携手共赢:职业教育质量治理的生成逻辑与推进机制[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7): 74-83. |
[11] | 吴遵民. 关于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研究[J]. 中国教育学刊, 2004(7): 2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