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  2017 

大巴山陆内造山带高压古流体及其运移动力学机制研究

DOI: 10.13745/j.esf.yx.2016-12-8

Keywords: 方解石脉,流体包裹体,压力梯度,陆内造山,大巴山构造带,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陆内造山带普遍存在的高压流体与金属矿产与油气形成与分布关系十分密切。大巴山陆内造山带发育有大量同构造期方解石脉,碳氧同位素反映其为围岩碳酸盐岩成岩流体产物。通过对方解石脉中盐水包裹体分析测试,应用包裹体pTX相图确定的大巴山构造带同构造期古流体压力自北而南由高变低,即从大巴山逆冲构造带、大巴山前陆构造带到大巴山前陆坳陷古流体压力分别为240~270 MPa、220~240 MPa和170~190 MPa,而恢复的古流体压力梯度分别为2.2 MPa/100 m、2.3 MPa/100 m和2.0 MPa/100 m,明显高于正常静水压力,表明大巴山陆内造山期古流体为典型异常高压流体。综合分析表明,大巴山陆内造山带和四川盆地自古至今普遍存在异常高压流体。结合区域地质研究认为,处于大巴山推覆体前缘、受志留系泥岩滑脱层和逆掩断层控制的高压体系具有压力封存箱特征。大巴山陆内造山带高压流体是在埋藏过程中形成的,其形成深度在2 800 m左右,异常高压是大巴山构造带驱动流体迁移的主要动力之一。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