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8
理顺党政关系:地方治理体系的优化
|
Abstract: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在省市县对职能相近的党政机关探索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明确指出了如何理顺党和政府关系的改革路径。从地方改革的角度而言,D县是一个很好的研究样本,它早在2002年便开始探索,先后采用了党政合署、党政联动以及职能板块等一系列方式。研究发现,通过整合机构设置、调整机构职能达到了理顺关系的目的,D县探索出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改革经验。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理顺党和政府关系的深层次动力在于既要维护国家一统体制,又要实现地方有效治理的双重需求,在此基础上归纳了优化地方治理的四种模式,为各地提供理顺上下级关系,合理设置机构以及优化党政职能等相关经验借鉴。
[1] | 臧乃康.地方党政关系规范化悖论与消解[J].政治与法律,2006(4):47-52. |
[2] | 傅金鹏.大部门式党政合署:党政机构统筹设置的新形态[J].理论与改革,2011(1):57-59. |
[3] | 樊红敏.政治行政化:县域治理的结构化逻辑——一把手日常行为的视角[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1):107-117. |
[4] | 黄红华.县级党政关系的耦合模式——基于D县"四套班子"运行过程的实证研究[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5,31(1):74-80. |
[5] | 江永清.论基层政府党政关系的结构调适与职能均衡——超越传统政治与行政二分的路径[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3,27(1):57-61. |
[6] | 周雪光,艾云.多重逻辑下的制度变迁:一个分析框架[J].中国社会科学,2010(4):132-150. |
[7] | 叶贵仁.经济发达镇行政改革:动因及内在逻辑[J].学术研究, 2018(2):52-59,72. |
[8] | 竺乾威.改革的逻辑:机构改革的回顾与展望[J].复旦公共行政评论,2012(2):187-200. |
[9] | 何艳玲."无变革的改革":中国地方行政改革的限度[J].学海,2016(1):34-43. |
[10] | 许耀桐.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机构改革的新特点[J].南海学刊,2017,3(4):8-10. |
[11] | 庞松,韩钢.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历史考察与改革展望[J].中国社会科学,1987(6):3-22. |
[12] | 刘琳.建国以来我国党政关系的历史考察与思考[J].理论视野,2005(4):55-57. |
[13] | 朱光磊,周振超.党政关系规范化研究[J].政治学研究,2004(3):51-57. |
[14] | 刘杰.党政关系的历史变迁与国家治理逻辑的变革[J].社会科学,2011(12):4-11. |
[15] | 许耀桐.党政关系的新认识[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2(5):4-9. |
[16] | 周雪光.中国国家治理及其模式:一个整体性视角[J].学术月刊,2014,46(10):5-11. |
[17] | 林尚立.党政关系建设的制度安排[J].理论参考,2002(8):15-17. |
[18] | LANDRY,PIERREF.Decentralized authoritarianism in china[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 |
[19] | 何艳玲.理顺关系与国家治理结构的塑造[J].中国社会科学,2018(2):26-47. |
[20] | 李庄.关于理顺党政关系的理论思考[J].求实,2006(9):14-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