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8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应急管理变迁——以“间断-均衡”理论为视角
|
Abstract: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应急管理变迁表现出了"间断-均衡"模型的非线性变迁特征。突发事件不仅作为焦点事件吸引了政策制定主体的注意力,触发应急管理进入政策议程,而且不断将单一灾种应急管理模式引向全灾种、全流程和全主体的现代应急管理模式。从"间断-均衡"理论的视角来看,中国应急管理变迁逻辑体现为"范式转换" "反常积累" "焦点事件推进""新理念引领"等。从应急管理未来发展看,应急管理部的成立是新理念引领的价值和制度结构变迁的必然结果,也必将是中国应急管理政策范式的重要转变,未来应高度重视实践过程中"反常"现象,大胆"实验",总结经验,进而推动中国应急管理不断完善。
[1] | 田艳芳.自然灾害与社会冲突——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J].科学决策,2014(4):29-40. |
[2] | 杨安华,张伟,梁宏志.民族地区社会结构变化与应急管理能力建设[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31(6):14-17. |
[3] | 魏娜,缪燕子.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救助政策变迁:历程、原因与趋势——基于间断-均衡理论的视角[J].教学与研究,2018(2):78-85. |
[4] | 向玉琼,李晓月.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变迁的动力分析——兼评多源流理论及其修正[J].长白学刊,2017(5):65-72. |
[5] | 黄靖洋,邬璇.中国高等教育扩张与政策范式转移——间断均衡的视角[J].中国公共政策评论,2015,9(2):22-43. |
[6] | 迈克尔·豪利特,M·拉米什.公共政策研究:政策循环与政策子系统[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
[7] | 孙欢.间断平衡框架及在我国政策分析中的适用性:基于政策范式[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6(6):31-42,126. |
[8] | 王郅强.我国应急管理体制变迁与挑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07-09(08). |
[9] | 闪淳昌.应急管理的发展态势与思考[J].安全,2015,36(1):1-2. |
[10] | 马齐彬,陈文斌,林蕴辉,等.中国共产党执政四十年:1949-1989[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 |
[11] | HALL P. Policy paradigms, social learning, and the state:The case of economic policymaking in britain[J]. Comparative politics, 1993, 25(3):275-296. |
[12] | 宋劲松.我国为什么组建应急管理部[N].学习时报,2018-04-02(06). |
[13] | 华建敏.我国应急管理工作的几个问题[J].中国应急管理,2007(12):5-9. |
[14] | 乌尔里希·贝克.世界主义的观点:战争即和平[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
[15] | 雷尚清.作为大部制的应急管理部:历史渊源与关键议题[J].风险灾害危机研究,2018(1):228-241. |
[16] | 童星,陶鹏.论我国应急管理机制的创新——基于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理念[J].江海学刊,2013(2):111-117. |
[17] | 陶鹏.灾害批示与公共组织学习演进机制:以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为例[J].公共行政评论,2016,9(1):39-54,183. |
[18] | 郭沛.关于加快推进社会管理领域行政体制改革的初步思考[J].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2012(4):57-61. |
[19] | 高小平,刘一弘.应急管理部成立:背景、特点与导向[J].行政法学研究,2018(5):29-38. |
[20] | 雷尚清.作为大部制的应急管理部:历史渊源与关键议题[J].风险灾害危机研究,2018(1):228-241. |
[21] | 钟开斌.从强制到自主:中国应急协调机制的发展与演变[J].中国行政管理,2014(8):115-119. |
[2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应急办公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2017年国家卫生应急队伍管理培训班在云南大理举行[EB/OL].(2017-09-14)[2018-11-16] http://www.moh.gov.cn/yjb/s2908/201709/9af66b5ced9943bba0fe3a1ac63bc3a2.shtml. |
[23] |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辉煌成就[EB/OL].(2015-10-14)[2018-11-16] http://www.gov.cn/xinwen/2015-10/14/content_2946448.htm. |
[24] | 习近平.开放共创繁荣创新引领未来[N].人民日报,2018-04-11(03). |
[25] | 王郅强,张晓君."结构性矛盾"与社会治理体系的构建[J].行政论坛,2017,24(2):87-92. |
[26] |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
[27] | 张海波,童星.中国应急管理结构变化及其理论概化[J].中国社会科学,2015(3):58-84,206. |
[28] | 陶鹏.从结构变革到功能再造:政府灾害管理体制变迁的网络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6(1):134-138. |
[29] | XIAOLI LU, ZHIQIANG HAN. Emergency management in china:towards a comprehensive model?[EB/OL].(2018-10-09)[2018-11-16] 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pdf/10.1080/13669877.2018.1476901?needAccess=true |
[30] | 马克斯·韦伯. 经济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
[31] | 文宏. 间段均衡理论与中国公共政策的演进逻辑——兰州出租车政策(1982-2012)的变迁考察[J]. 公共管理学报,2014(2):70-80. |
[32] | 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
[33] | 民政部救灾司. 党的十八大以来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取得辉煌成就[N]. 中国社会报,2017-10-09(02). |
[34] | 新华社.严守安全底线,奏响生命至上——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安全生产事业改革发展综述[EB/OL]. (2017-10-16)[2018-11-16] http://www.gov.cn/xinwen/2017-10/16/content_5232170.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