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  2018 

统一战线理论的公法学重构——以制宪权概念为切入点
Reconstruction of the United Front The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ublic Law—Taking the Concept of Constituent Power as a Cutting Point

DOI: 10.19366/j.cnki.1009-055X.2018.05.009

Keywords: 统一战线,政治共同体,制宪权,宪法修改,
United Front
,political community,constituent power,constitutional amendment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的“法宝”之一,传统上对其进行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其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过程中的工具性价值。但事实上,统一战线具有双重面向,既作为执政党内重要制度又作为宪法中规定的基础性社会整合手段而存在。随着统一战线工作规范化的推进,从公法学上对这一理论进行重新阐释具有很大的学术空间。而从制宪权这一连接政治与法律领域的重要概念出发,可以发现,统一战线在本质上与作为制宪建国前提的政治共同体同构,在此基础上,制宪权主体行使制宪权,对政治共同体的存在状态作出决断,制定宪法,确立新的政治秩序。这一政治共同体并非静止不动,而是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逐渐变化,这一点可以从宪法的相关修改中体现出来。这一动态变化同时也证成了统一战线维护任务长期存在的正当性。

References

[1]  西耶斯. 论特权第三等级是什么?[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9.
[2]  王建学. 制宪权与人权关系探源——以西耶斯的宪法人生为主线[J]. 法学家, 2014, 1(1):162-174.
[3]  卡尔·施米特. 宪法学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
[4]  芦部信喜. 制宪权[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2.
[5]  陈端洪. 制宪权与根本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0.
[6]  中央档案馆.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八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2.
[7]  陈端洪. 宪法学的知识界碑——政治学者和宪法学者关于制宪权的对话[J]. 开放时代, 2010(3):88-103.
[8]  王继宣. 政治整合统一战线执政地位[J].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2(4):23-28.
[9]  卡尔·施米特. 政治的概念[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5.
[10]  强世功. 中国宪法中的不成文宪法——理解中国宪法的新视角[J]. 开放时代, 2009(12):12-41.
[11]  王锴. 制宪权的理论难题[J].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4(3):118-131.
[12]  李忠夏. 从制宪权角度透视新中国宪法的发展[J]. 中外法学, 2014, 26(3):618-641.
[13]  张千帆. 宪法不应该规定什么[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05(3):25-33.
[14]  江泽民.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15]  林尚立. 人民共和与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建设国家的政治方略[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1(4):1-6.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