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7
南海经济圈的构建设想及海洋产业选择——来自国外及我国四大经济圈的启示
|
Abstract:
南海是我国海域最大、资源最丰富的海洋国土,经略南海的关键在于培育现代海洋产业,发展海洋经济。分析发达国家以及我国东部沿海四大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海峡西岸经济圈和珠三角经济圈)的海洋产业发展经验,提出构建南海经济圈的设想。基于南海经济圈面向海洋、利用海洋和经营海洋的战略目标,以海南岛本岛、三沙市和实控的海洋国土为基地,规划后辐陆地、前辐海洋和国际的空间布局,海洋产业选择围绕智慧南海、海洋交通运输、海洋渔业以及海洋高新科技、海事和海洋科研教育等规划建设,形成相互依存、相互协同的产业关系。
[1] | 陈颖辉. 世界主要海洋强国的发展战略及对中国的启示[J]. 中国物价, 2011(9):65-68. |
[2] | 朱淑飞, 薛立波. 国内外海水淡化发展历史及现状分析[J]. 水处理技术, 2014, 40(7):12-16. |
[3] | 李东兵,马晓琳. 环渤海地区的海洋产业结构分析[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4(1):1-4. |
[4] | 陈烨. 沿海三大经济区海洋产业与区域经济联动关系比较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 2014. |
[5] | 陈传明. 福建省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研究[J].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17(4):383-386. |
[6] | 郑克芳, 邢建芬, 李欣泽,等. 由我国周边海域紧张局势引发的思考——其它海洋强国立法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5(6):31-35. |
[7] | 孙光圻. 海洋强国的核心是航海强国[J]. 世界海运, 2014(1):1-4. |
[8] | 于文金, 邹欣庆, 朱大奎. 南海经济圈的提出与探讨[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8, 27(1):6-10. |
[9] | 王端岚. 福建省海洋产业结构变动与海洋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3(9):85-90. |
[10] |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国家海洋局.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16[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6. |
[11] | 林香红, 高健, 张伟,等. 世界新兴海洋产业发展研究综述及借鉴[J]. 科技管理研究, 2015, 35(14):114-120. |
[12] | 张呈念, 徐宝晨, 杨加付. 海洋产业群落分析与探索[J]. 科技管理研究, 2015, 35(2):177-180. |
[13] | 蒋元涛. 经略南海背景下南海经济圈的构建和海洋产业选择[EB/OL],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三亚论坛,(2016-01-08)[2016-12-03]. http://www.hq.xinhuanet.com/news/2016-01/08/c_1117712833.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