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8
“保险+期货”模式及农户参与程度研究——基于微观调研数据的实证分析
|
Abstract:
在对“保险+期货”模式的产生、发展、运作模式等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运用2015年和2016年课题组在辽宁省义县和吉林省公主岭市、梨树县的微观调研样本(330份)描述性统计分析农业生产者的市场风险认知及管理手段;了解农户对“保险+期货”模式的认知及参与意愿,并运用Logit二元离散选择模型研究农业生产者参与期货价格保险的影响因素。模型结果显示,种植收入比重和政策补贴变量在1%的显著水平上通过检验,地域虚拟变量在5%的显著水平下通过检验;农户是否租入土地变量在10%的显著水平下通过检验。可见,种植收入高的农户和正在扩大种植规模的农户未来参与试点的意愿更强,政府是否补贴及农户地域分布变量同样影响农户选择。
[1] | 卓志,王禹. 生猪价格保险及其风险分散机制[J]. 保险研究,2016(5):109-119. |
[2] | 齐皓天,彭超. 美国农业收入保险的成功经验及其对中国的适用性[J]. 农村工作通讯,2015(5):62-64. |
[3] | 张峭. 基于期货市场的农产品价格保险产品设计与风险分散[J]. 农业展望,2016,12(4):64-66+80. |
[4] | 鞠光伟,王慧敏,陈艳丽,等. 我国生猪目标价格保险实践的效果评价及可行性研究——以北京、四川、山东为例[J]. 农业技术济,2016(5):102-109. |
[5] | 张秀青. 美国农业保险与期货市场[J]. 中国金融,2015(13):74-76. |
[6] | 王克,张峭,肖宇谷,等. 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的可行性[J]. 保险研究,2014(1):40-45. |
[7] | 张雯丽,龙文军. 蔬菜价格保险和生产保险的探索与思考[J]. 农业经济问题,2014,35(1):66-71+111. |
[8] | 谢杰,李鹏. 我国生猪目标价格保险试点经验回溯与政策思考[J]. 中国畜牧杂志,2015,51(12):21-24. |
[9] | 张峭,汪必旺,王克. 我国生猪价格保险可行性分析与方案设计要点[J]. 保险研究,2015(1):54-61. |
[10] | 安毅,方蕊. 我国农业价格保险与农产品期货的结合模式和政策建议[J]. 经济纵横,2016(7):64-69. |
[11] | 王燕青,张秀青,冯凯慧,等. 期货市场与农业风险管理:以"保险+期货"模式为例[J]. 保险理论与实践,2016(12):82-94. |
[12] | 吴婉茹,陈盛伟. "农产品价格保险+期货"运作机制分析——基于对新湖瑞丰等案例的研究[J]. 金融教育研究,2017,30(1):63-69. |
[13] | 孙蓉,李亚茹. 农产品期货价格保险及其在国家粮食安全中的保障功效[J]. 农村经济,2016(6):89-94. |
[14] | 田辉. 我国发展农产品价格保险的难点及原则[J]. 经济纵横,2016(6):62-69. |
[15] | 赵俊晔,张峭. 蔬菜价格保险推进特点、存在问题与建议[J].农业展望,2014,10(1):28-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