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  2015 

论英国宪章派诗歌的文学性问题
An Analysis on the Problem of the Chartist Poetry’s Literariness

Keywords: Chartist poetry, literariness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内容摘要:既有研究将宪章派诗歌看作服务于政治的工具,回避其文学性。事实上,它具有丰富的文学性。在属性上,它并不是宪章运动的附庸,而是具有自身发展逻辑与内在结构的文学运动。在内容上,它以内在于现代性的价值叙事参与了新世界的建构,体现出对人的自由本质的追求,具有重要的文学史价值。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它具有“在场感”的新文学样态,和以政治生活为审美对象与创作目的新审美范式,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与划时代意义。文学性既指文本的文学性,也包括接受的文学性。对宪章派诗歌接受史的梳理与反思,也是文学性考察的重要组成部分。

References

[1]  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3]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下)[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4]  Scheckner, Peter.An Anthology of Chartist Poetry,Associated UP,1989.
[5]  桑普森.简明剑桥英国文学史(19世纪部分)[M].刘玉麟,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
[6]  桑普森.简明剑桥英国文学史(19世纪部分)[M].刘玉麟,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
[7]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下)[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8]  汪民安.现代性[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9]  魏小萍.主体性涵义辨析[J].哲学研究,1998(2).
[10]  利维斯.伟大的传统[M].袁伟,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
[11]  利维斯.伟大的传统[M].袁伟,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
[12]  威廉斯.文化与社会1789-1950[M].高晓玲,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11.
[13]  陈嘉.宪章派文学在英国文学史中的地位问题[J].南京大学学报,1959(2).
[14]  陈嘉.宪章派文学在英国文学史中的地位问题[J].南京大学学报,1959(2).
[15]  王先霈.文本的文学性与接受的文学性[J].汕头大学学报,2007(5).
[16]  伊格尔顿.文学原理引论[M].刘峰,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
[17]  Scheckner, Peter.An Anthology of Chartist Poetry,Associated UP,1989.
[18]  佛克马.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M].俞国强,译.北京:北京大出版社,1996.
[19]  英国文学史(1832-1870)[M].蔡文显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20]  威廉斯.文化与社会1789-1950[M].高晓玲,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11.
[21]  英国文学史(1832-1870)[M].蔡文显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22]  佛克马.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M].俞国强,译.北京:北京大出版社,1996.
[23]  王先霈.文本的文学性与接受的文学性[J].汕头大学学报,2007(5).
[24]  伊格尔顿.文学原理引论[M].刘峰,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
[25]  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四)[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26]  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四)[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27]  汪民安.现代性[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8]  魏小萍.主体性涵义辨析[J].哲学研究,1998(2).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