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  2017 

论募捐诈骗不作为犯的构成要素
On the Constituent Elements of the Offense of Non-typical Omission in the Fund-Raising Fraud

DOI: 10.19366/j.cnki.1009-055X.2017.03.009

Keywords: 募捐诈骗,不真正不作为,构成要素,财产损失,认定,
Fund-raising fraud
,Offense of non-typical omission,Constituent elements,Property loss,Affirmation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近年来,假借赈灾、济困、救助患病之名的募捐诈骗案件频发,“罗尔事件”更使募捐诈骗成为争议热点。隐瞒重要慈善信息的募捐是否成立欺诈行为,以及如何认定财产损失的事实是募捐诈骗成立的难点。在此,可以借鉴德日刑法中“等价条款”判断不真正不作为欺诈是否成立。对募捐诈骗是否存在财产损失以及犯罪数额的认定,可部分地借鉴德国刑法理论中的“目的失败论”加以解决。以网络为媒介的募捐诈骗区别于传统募捐诈骗,具有“小额”“涉众”的特点,日本对“小额诈骗”裁判中犯罪数额的认定可为我们提供解决问题的参考。

References

[1]  大塚仁.犯罪论的基本问题[M].冯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
[2]  张明楷. 论诈骗罪中的财产损失[J].中国法学,2005(5):118-137.
[3]  蔡桂生. 论诈骗罪中财产损失的认定及排除——以捐助、补助诈骗案件为中心[J].政治与法律,2014(9):48-59.
[4]  林山田.刑法通论(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5]  黎宏,大谷实.论保证人说(上)[J].法学评论,1994(3):24-29.
[6]  郑泽善. 诈骗罪中的财产损害[J].北方法学,2013(4):100-109.
[7]  张明楷. 诈骗罪与金融诈骗罪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8]  张明楷.论诈骗罪的欺骗行为[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5(3):1-13.
[9]  林钰雄.刑法与刑诉之交错适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10]  马克昌. 刑法中行为论比较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133-147.
[11]  刘明祥.用抗震救灾名义募捐骗财如何定性[N].检察日报,2008-07-01(3).
[12]  西田典之.日本刑法各论[M].6版.王昭武,刘明祥,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
[13]  王钢. 德国刑法诈骗罪的客观构成要件——以德国司法判例为中心[J]. 政治与法律,2014(10):33-54.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