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  2017 

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概述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7.11.024

Keywords: 免疫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预防抗病毒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但不同地区HBV感染的流行强度差异较大。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HBV,其中3.5亿人为慢性感染者,每年约有65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其中,大部分人属于HBV携带者,终生未发病,但部分患者因合并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等而需运用免疫抑制剂或细胞毒性药物,使其免疫功能状态改变,可能导致HBV再激活,从而引起肝功能受损,甚至发生暴发性肝衰竭或者死亡。1975年,Wands等[1]首次描述了进行化学治疗(化疗)/免疫抑制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V再激活。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欧洲肝病学会(EASL)、亚太肝病学会(APASL)等在近几年来陆续提出并更新HBV再激活的推荐意见,HBV再激活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HBV再激活本属于感染科处理范畴,但这类患者往往最先就诊于血液科、肾病科、肿瘤科、风湿免疫科及移植科等非感染病科室,因此,HBV再激活是一个跨学科的临床问题。在本文中,我们就HBV再激活的定义、特征、发生率、危险因素、防治及其管理等进行简要综述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