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不同湍流模型在小尺寸换热器CFD计算中的应用与比较 Application and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turbulence models to small size heat exchanger CFD calculations
Keywords: 湍流模型,流场分析,换热器,CFD
Abstract:
为了研究不同湍流模型在换热器流场和传热计算中的适用性,运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粘性流场中小尺寸换热器性能进行了计算研究.分别采用Spalart-Allmaras湍流模型、标准模型k-ε和可实现k-ε方程模型模拟了换热器在不同质量流率下的出口温度、总换热量、壳程压降等有关参数.由3种湍流模型的CFD计算结果与Bell-Delaware理论计算值的对比得出:Spalart-Allmaras单方程湍流模型对换热器性能的数值计算存在明显的缺陷,表明该模型不适合于模拟计算换热器壳程的流动;标准k-ε湍流模型和可实现k-ε湍流模型下的CFD分析相对于SpalartAllmaras单方程湍流模型有所改进,但这种改进仍然没有抛弃物质粘性零影响的假设的基础,因此其对湍流精度的改进是有限的;可实现k-ε湍流方程模型下的CFD计算值与Bell-Delaware理论值最为接近,可实现k-ε湍流方程模型对于小尺寸的换热器仿真具有较其他两种模型更强的数值模拟能力
References
[1] | 乔志晶.弓形折流板换热器壳程流体流动与传热的数值模拟[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
|
[2] | John Anderson.计算流体力学入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
[3] | 马小明.管壳式换热器[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10.
|
[4] | 沈人杰.螺旋折流板换热器数值模拟研究[D].西安:西安交通大学,2003.
|
[5] | 黄胜,王超,王诗洋.不同湍流模型在螺旋桨水动力性能计算中的应用与比较[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9,30(5):481-485.
|
[6] | 赵静,魏英杰,张嘉钟,等.不同湍流模型对空化流动模拟结果影响的研究[J].工程力学,2009,26(8):233-238.
|
[7] | 包涵龄,陈鹏,武玉英.不同湍流模型预测机翼边界层分离区[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3,29(2):159-163.
|
[8] | 王福军.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CFD软件原理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13-142.
|
[9] | 钱颂文.换热器设计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
[10] | 李雪英,任静,蒋洪德.不同湍流模型对叶栅对流传热预测的影响[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3,34(6):1043-1046.
|
[11] | 周帼彦,涂善东.换热技术从大型化向微小化的发展[J].热能动力工程,2005,20(5):448-454.
|
[12] | 邓斌,吴扬,陶文铨.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壳侧流动的数值模拟[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4,38(11):1106-1109.
|
[13] | Bell K J.Delaware method for shell side design[C]//Heat Exchangers:Thermal-Hydraulic Fundamentals and Design.New York:Hemisphere,1981:581-618.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