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植物研究  2017 

峨嵋蔷薇(Rosa omeiensis Rolfe)节瘤结构及其与植物自身关系的研究
Nodulation Structure in Rosa omeiensis Rolfe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Itself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17.04.005

Keywords: 峨嵋蔷薇,节瘤,重要值,自疏作用,
Rosa omeiensis Rolfe
,nodulation,importance value,self-thinning effect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研究了西藏自治区拉萨市雄色保护区内不同海拔环境中峨嵋蔷薇节瘤结构、发生的情况、发生规律及其功能的生态学效应。结果显示:(1)峨嵋蔷薇节瘤是由木质部增生致密组织形成不规则的无髓的轮纹结构,节瘤膨大由于分生组织形成植物肿瘤,由大量大小宽10~15 μm×长25 μm×高30 μm的细胞组成。(2)节瘤的发生与植物自身的生长状况显著相关,节瘤发生的密度与海拔梯度的关系不大.而与盖度和植株的高度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081<0.01)。(3)研究区域尺度范围内,峨嵋蔷薇是区域内离散分布的重要种群,可见的节瘤枝干年龄大于9年,通过节瘤实现灌丛中个体的自疏作用,保持灌丛和整个种群的竞争优势。结论:峨嵋蔷薇的节瘤是与植物自身协同进化过程中形成,节瘤实现灌丛中个体相对快速增长和死亡,实现灌丛内个体在疏减,该文丰富了自疏现象的表现形式。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