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  2017 

黄淮麦区小麦种质资源矮秆基因分布及其与农艺性状的关系

DOI: 10.7606/j.issn.1009-1041.2017.08.01

Keywords: 普通小麦,矮秆基因,分子标记,农艺性状,优良基因型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为了进一步阐明多个矮秆基因的分布及其与小麦农艺性状的关系,运用分子标记对来自我国黄淮麦区的246份小麦种质资源中6个矮秆基因位点( Rht1、 Rht2、 Rht4、 Rht8、 Rht9及 Rht12)分别进行了检测,同时连续3年调查参试材料株高、穗长、穗下节长、小穗数、旗叶长、旗叶宽、穗粒数、粒长、粒宽和千粒重共10个农艺性状,分析了不同矮秆基因位点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6个矮秆基因在黄淮麦区小麦中均具有广泛分布,其中含有 Rht1和 Rht2基因的小麦品种分布最广。分析矮秆基因位点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发现,在 Rht1位点, Rht1-B1a和 Rht1-B1b两种基因型间的株高没有显著差异;在 Rht2位点,拥有 Rht2-D1b类型的小麦品种所有年份间的株高和穗下节长较低,但千粒重较高,为相对优良的基因型。排除 Rht1和 Rht2基因效应后, Rht4、 Rht8、 Rht9和 Rht12位点对黄淮麦区小麦品种不同农艺性状均具有重要影响,其中, Rht4基因位点主要对小麦株高和千粒重具有重要影响,且 Rht4-B1b类型为相对优良的基因型; Rht8基因位点主要对小麦穗下节长、穗长和千粒重具有重要影响,且 Rht8-D1b类型为相对优良的基因型; Rht9基因位点主要对小麦株高和千粒重具有重要影响,且 Rht9-A1a类型为相对优良的基因型; Rht12基因位点主要对小麦千粒重和穗长具有重要影响,且 Rht12-A1a类型为相对优良的基因型。进一步分析发现,6个位点中对株高影响最大的是 Rht2基因,其次是 Rht4基因;有4个位点( Rht1、 Rht2、 Rht8、 Rht12)对千粒重有显著影响,其中 Rht2基因的影响最大。分析除 Rht1外其他5个位点优良基因型在不同时期小麦品种中的分布发现,从早期历史品种、近期历史品种到现代品种,不同位点优良基因型分布比例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表明优良矮秆基因型在黄淮麦区小麦品种选育中的利用逐渐增加,尤其是82.9%的现代小麦品种已含有 Rht2-D1b类型。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