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5
胡杨种子萌发对温光条件和盐旱胁迫的响应特征Keywords: 胡杨,种子萌发,光照,温度,盐胁迫,干旱胁迫 Abstract: 以胡杨(Populus euphratica)种子为材料,分别设置光照(连续光照、12 h光照/12 h黑暗、连续黑暗)温度(10/15 ℃、15/20 ℃、20/25 ℃、25/30 ℃、30/35 ℃和35/40 ℃)试验、PEG6000渗透胁迫(0、-0.1、-0.2、-0.4、-0.6、-0.8、-1.0、-1.2、-1.4和-1.6MPa)试验和NaCl胁迫(0、0.05、0.10、0.20、0.30、0.40、0.60 和0.80 mol/L)试验,考察室内种子萌发对温度、光照和盐旱胁迫的敏感性,揭示胡杨种子萌发阶段对生境资源的适应策略。结果显示:(1)胡杨种子在温度(10 ℃/15 ℃~35 ℃/40 ℃)与连续光照、连续黑暗和12 h光照/12 h黑暗组合处理条件下均能萌发,且最终种子萌发率均能达到77%以上;3种光照条件下,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范围均为25 ℃/30 ℃~30 ℃/35 ℃,在该温度范围种子萌发表现出快速、集中的特点,且3种光照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显著差异。(2)胡杨种子可以在-1.4~0 MPa渗透势溶液中萌发,而在-1.0~0 MPa间最终萌发率均达到90%以上,且相互之间显著差异;但当渗透势低于-0.4 MPa时胡杨种子萌发进程和萌发速率受到显著影响,当溶液渗透势低于-1.2 MPa时种子萌发受到显著抑制。(3)胡杨种子可以在0~0.80 mol/L NaCl溶液中萌发,而最终萌发率、萌发速率均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增高逐渐降低,但在0~0.20 mol/L范围内显著差异;当NaCl溶液浓度大于0.20 mol/L时,种子最终萌发率、种子萌发进程和萌发速率均受到显著抑制,萌发高峰期逐渐向后推移。研究结果表明,胡杨种子萌发时温度比较宽泛,对光照严格要求,适宜温度下萌发快速集中,且萌发时对盐旱胁迫具有一定程度的忍耐性。这些特性有助于胡杨种子充分利用有限的水分条件而快速完成萌发,是胡杨种子萌发对干旱荒漠地区干旱少雨环境的一种生态适应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