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州梅菜的营养与安全研究
|
Abstract:
[1] | 张扬. 梅菜之乡——惠州[J]. 农村百事通, 2012(4): 59-60. |
[2] | 张书弦, 李远志, 黄苇, 等. 惠州梅菜的营养价值与加工研究进展[J]. 农产品加工?学刊(下), 2013(8): 74-76. |
[3] | 李远志,许利新, 李伟军, 等. 梅菜的营养成分及即食梅菜的开发[J]. 农牧产品开发, 2000(5): 12-13. |
[4] | 黄苇, 赵玲华, 李远志, 等. 梅菜漂洗及脱盐工艺参数优选[J]. 中国调味品, 2009. 34(6): 80-82. |
[5] | 曾海泉, 汤久红, 王日芳, 等. 惠州梅菜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J].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38(14): 33-34, 42. |
[6] | 张奇志. 梅菜的低盐化生产工艺研究[J].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7(9): 42-44. |
[7] | 周秀琴. 日本低盐化腌菜保存方法[J]. 江苏调味副食品, 2003(3): 30. |
[8] | 苏扬, 陈云川. 泡菜的风味化学及呈味机理的探讨[J]. 中国调味品, 2001(4): 26-29. |
[9] | 汪立平, 汪欣, 艾连中, 等. 纯种植物乳杆菌发酵低盐萝卜泡菜的研究[J]. 食品科学, 2013(17): 182-186. |
[10] | 王缈, 王际辉, 庞宇辰, 等. 混菌完整细胞生物合成共轭亚油酸的营养条件[J].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2014(2): 94-97. |
[11] | 王顺民, 谭玉霞, 韩永斌, 等. 热风与微波及其联合干燥对菠菜干制效果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12(20): 80-84. |
[12] | 夏岩石, 孙春凤. 乳酸菌降解亚硝酸盐的动态研究[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8, 29(8): 44-46. |
[13] | 张国华, 何国庆. 传统发酵食品中乳酸菌多样性及其功能特性[J]. 中国食品学报, 2013(9): 174-181. |
[14] | 张庆芳, 迟乃玉, 郑燕, 等. 乳酸菌降解亚硝酸盐机理的研究[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2, 28(8): 27-31. |
[15] | 张静, 徐颖惠, 黄艳, 等. 闽北芥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变化规律的探讨[J]. 武夷学院学报, 2016(3): 10-13. |
[16] | 黄月, 黄苇, 赵笑梅, 等. 降低腌制梅菜中亚硝酸盐和护色的方法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3, 34(20): 112-114. |
[17] | 陶菲, 江学平, 郜海燕. 人工接种发酵倒笃菜工艺优化[J]. 核农学报, 2016(1): 86-92. |
[18] | 石振兴, 胡永金, 朱仁俊. 腌制蔬菜的品质及亚硝酸盐问题研究进展[J]. 中国调味品, 2009(5): 25-29. |
[19] | Ji, F.D., Ji, B.P., Li, B., et al. (2009) Effect of Fermentation on Nitrate, Nitrite and Organicacid Contents in Traditional Pickled Chinese Cabbage. Journal of Food Processing and Preservation, 33, 175-186.
http://dx.doi.org/10.1111/j.1745-4549.2008.00291.x |
[20] | 朱恩俊, 卜斐, 解晓敏. 降低腌制金花菜亚硝酸盐含量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12, 33(13): 107-109. |
[21] | 朱奇奇, 蒲博, 王周, 等. 一株降胆固醇乳酸菌的筛选、鉴定及在发酵泡菜中的应用[J]. 中国调味品, 2016(5): 16-22. |
[22] | Shahidi, F. and Gabon, J.E. (2006) Fate of Singrin in Methanol/Ammonia/Water-Hexane Extraction of B. juncea Mustard seed.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55, 793-795. http://dx.doi.org/10.1111/j.1365-2621.1990.tb05233.x |
[23] | 陶学红. 盐渍蔬菜工艺探讨与改进[D]: [硕士学位论文]. 广州: 华南理工大学, 2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