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框内缺失突变法构建变形链球菌come基因突变株

Keywords: 变形链球菌,密度感应系统,come基因,框内缺失突变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变形链球菌的种内密度感应系统由com基因家族编码控制。膜受体comd接受密度感应信号后激活菌体内的反应调节子come,come作为启动子可以调节一系列相关基因的表达。应用框内缺失突变法(in-framedeletion),通过两次同源性重组,成功构建了变形链球菌come基因突变株ifd140δcome。由于框内缺失突变没有引入任何的遗传标记物,所以有效地避免了传统的基因失活方法——插入重复(insertionduplication)和等位交换(allelicexchange),所导致的下游基因极性效应(polareffect)。经过pcr、测序分析及rt-pcr,证实ifd140δcome仅在come基因内部缺失了717bp的片段,未引入任何外源性dna,且come下游的comd基因可以正常转录,无极性效应产生。对ifd140δcom表型特征的研究发现,在液体培养基中ifd140δcom更易发生沉淀性生长和贴壁性生长。菌体呈长链状排列。ifd140δcome的成功构建,为进一步研究变形链球菌种内密度感应系统奠定基础。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