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1996
抗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Abstract: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炎的重要病理变化之一,也是影响其预后转归的关键因素。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方法。西药秋水仙碱是目前唯一试用于临床的抗肝纤维化的药物,但因副作用大而难以推广。由上海中医药大学肝病研究中心研制的扶正化瘀319方立足于慢性肝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基本病理,以扶正化瘀为基本治则,选取虫草菌丝、松黄、桃仁及丹参等六味中药组方进行研究。临床以传统的中成药大黄(庶虫)虫丸作为对照,治疗慢性乙型肝炎75例。结果显示该方能有效地改善肝功能,降低血清ALT活性及胆红素含量,提高血清的蛋白含量及白/球蛋白比值。乙型肝炎e抗原阴转率为42.7%,临床有效率达87.5%,明显优于大黄(庶虫)虫丸(68.4%)。该方能显著降低患者异常增高的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如血清MAO活性,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Ⅲ型前胶原肽Ⅳ型胶原、透昧质酸及层粘量的含量。部分患者治疗前后腹腔镜下肝大体观察及肝活检结果表明,该方能显著改善肝大体及肝组织学变化,抑制肝纤维化的进展
|